孔子曰:學而時習之.
學問:學要有疑問. 學習:要經常反覆研究練習.
學問即是現在所說的科學, 科學家是有疑問去反覆研究練習求證.所以科學家即是學問家.
知識祇是一空穀一泡沫,一摎即破.任何知識任何人皆可上網一查或在媒體書本上都可得知.您所說的"原子物理学"、"易经的道理"、"木制车轮和车的雏形"、"燃油发动机代替木质牛马的汽车"等都是知識,不是學問.
"原子內的物理結構程序道理"、"易經內裏的道理"、"木制車輪、發動機、汽車的製造過程原理結構程式"才是真正學問.
比如國內的科學家突破障礙而發明屬於自己的科學(學問),這些學問(科學)不會給您說知的,跟您說知的祗是知識,空穀泡沫的知識.
比如易經,是群經之首(注意如聖經、道德經、佛經等為何說是經不說是書?自行去研究吧),近乎真理,我們所閱讀的也祇是易經的知識,不是易經內裏的道理(學問),有說已研通了內裏的學問並屬於自己的學問.錯了,真理祇有一個,易經已是真理了,還要在真理裏面找出另一個真理嗎?那麼找出來的這一個是真理還是易經是真理?
比如您的一套. 看您的說話「先觉条件的选择却在于一个人想要得到什么。」「本人是实用主义者,并非学者和研究者,因从事的工作所需的知识面非常广,因此养成了一个习惯凡事都喜欢先弄清楚主次,借用别人的大脑则可以节省时间接触更多的学问。」 因您想要得到什麼,然後借用別人大腦的知識面作為自己的籌碼去建造屬於自己的學問.問題是您借用的是空穀泡沫的知識作為自己的籌碼去建造屬於自己不實用的空穀泡沫學問.跟國內老老實實地以學問去製造一件實用實物的是兩回事.何言實用主義者呢.所以這便是您行不通而要出國的原因.
所以蛋穀不等如是雞蛋,但雞蛋已包含蛋穀.知識不等如是學問,但學問內已包含知識.聰明不等如是智慧,但智慧內已包含聰明.
一臺發電機打破了還有一臺發電機的屍骸. 一隻雞蛋打破了還有一隻蛋穀的屍骸.一個泡沫碰破了便甚麼都沒有.
甚麼是知識?甚麼是學問? 甚麼是聰明? 甚麼是智慧? 清楚了嗎?
我的媽呀.真要命.
|